为了更好地推动“形成规范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临床实践”,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临床和学术水平,在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期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J50-17-08“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培训班”。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白内障手术的发展方向,在极大保障手术安全性基础上提高了术后的视觉质量,推动了临床和学术的发展。
课程内容
温州医医院王勤美教授指出,屈光手术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从最初的角膜的屈光手术逐渐过渡到了目前的白内障手术,追求更高的视觉质量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目标。
温州医医院*锦海博士分享了基于扫频光源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S-OCT)作为眼轴测量“金标准”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提出了HBOR(BarrettUniversalII、Olsen、Hill-RBF、RayTracing)作为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的新“方向”。
温州医医院徐栩主任介绍了微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优势,分享了微切口手术的关键技巧。
同时,她从患者的需求、沟通、术前检查、人工晶状体特点、手术技巧等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矫正老视在临床的应用。
温州医医院俞阿勇教授作为培训班项目负责人,就如何评估视觉质量,如何实施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如何实现术中角膜散光方向的实时定位,如何优选非球面、散光、多焦人工晶状体,如何开展白内障超乳手术培训等议题,从自身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体会出发,结合一个个鲜活的临床实例,倾囊相授,娓娓道来。
眼科技术设备和时代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往临床沿袭下来的规范和理论需要适应临床实际而做必要的改变。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人再来改变现在的规范和理论,这样才能持续推动历史的前进。
这次的学术交流时间紧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紧贴临床。
未完待续,明天下午还有更精彩的内容,不见不散。
现场互动
作者:谢荷
摄影:刘晓
编辑:蔡雪婷
(来源:眼视光先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