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RVO速递丨生物学参数对青光眼患者白内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m.39.net/news/a_6084082.html

编者按

年ARVO年会上,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地区遗产慈善撒玛利亚医疗中心Devers眼科研究所青光眼研究中心的FacundoG.Sanchez教授带来了有关白内障术后(CS)眼压变化的一项新发现。该研究发现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即角膜后表面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晶状体厚度(LT)是眼压变化和眼压峰值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FacundoG.Sanchez教授及其团队,术前测量并记录眼前节生物学参数,通过GEE回归法分析这些生物学参数与青光眼患者白内障术后第一天眼压变化的相关性。并将术后第1天IOP≥21mmHg且比术前IOP≥5mmHg定义为“5mmHg眼压峰值”,将眼压升高≥10mmHg时定义为“10mmHg眼压峰值”。

研究发现:ACD、LT与青光眼患者白内障术后第一天IOP升高相关

结果发现,术后第1天IOP(22.2mmHg)明显高于术前IOP(16.9mmHg,P=0.),其中38.1%(16/42)试验者的眼压升高5mmHg,14.3%(6/42)试验者的眼压升高10mmHg。所有试验者术前眼压均控制稳定。ACD较浅的患者术后第一天眼压升高显著(见图1),ACD平均每减少0.1mm,眼压升高0.64mmHg(P=0.)、眼压升高10mmHg的可能性明显增加(OR=1.22,P=0.),而5mmHg眼压峰值为明显统计学意义。图1如图2所示,LT较厚患者术后第一天眼压升高也较为明显,LT每增加0.1mm,眼压升高0.91mmHg(P=0.),眼压升高5mmHg(OR=1.04,P0.)或10mmHg(OR=1.19,P=0.)的可能性更大。术前AL较短患者出现眼压升高10mmHg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加(OR=1.04,P=0.),单变量分析后发现AL并无明显预测眼压意义,而多变量分析显示AL及LT可预测5mmHg眼压峰值(P=0.及P=0.)。图2

未来可期:预防高风险患者术后并发症

术后第一天眼压突然升高是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早在2年便有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非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可出现眼压应激性升高表现;年则有动物研究表明,青光眼急性眼压升高时OCT上有ONH变形表现。由此可见,眼压峰值是降低平均ACD、诱发青光眼、升高眼压基线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年发表于IntoPhthalmol的一篇文章指出,超声乳化能量可激活小梁网组织中的细胞因子通路,增加房水流出、降低眼压。因而,监测白内障术后眼压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及科研意义。该研究证实,浅前房、短眼轴和厚晶状体厚度,均与青光眼术后第一天IOP峰值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些看似寻常的眼科生物学参数在术前便向我们“告了密”,对高风险患者而言,具有重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意义。该研究也有不足之处,现阶段的研究绝大多数基于外科标准的眼压峰值评估,包括青光眼状态、术前眼压情况及其他眼科情况。如何即刻获取术后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变化及全方位分析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