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的眼科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不折不扣的视力“杀手”。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白内障患病群体也日渐庞大。
眼科主任汤磊
医院眼科主任汤磊提醒,如果白内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不要因惧怕而拖延,以防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另外,不少市民对白内障手术缺乏了解,认识上存在多个误区。
今天,我们请专家来解读白内障的许多误区。
误区1
白内障要“长熟”了才能做
汤磊表示:“几十年前,白内障手术要等到眼睛完全看不见了才能做。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只要视力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经检查,如果裸眼视力0.5以下,符合手术适应症的白内障患者就可以接受手术。如果到晚期再做手术,反而会增加手术的难度。
误区2
人工晶体使用寿命有限
汤磊表示,人工晶体材质比较稳定,植入人眼后没有*性、相容性好,不存在损坏或需要更换的情况。
另外,还有患者认为,人工晶状体只要是贵的就一定是好的,进口的一定比国产的好,多焦点的一定比单焦点的好。“其实不是的。”汤磊说,在选择人工晶体时,首先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根据眼睛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当然,也不是越便宜越好,选择一枚合适度数、品质优良的人工晶体,对术后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误区3
白内障术后会复发
汤磊表示,白内障手术,需要保留晶状体的后囊膜,用来支撑人工晶体。时间久了,一部分人的后囊膜会混浊,越年轻越容易发生,80岁以上基本不发生。混浊后视力会下降,需要到门诊打一次激光,视力就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误区4
年龄大就没必要做手术了
“很多病人和家属担心年纪过大做白内障手术很危险,甚至因此放弃治疗,这是一种误解。”汤磊表示,目前白内障手术耗时短,术中无明显疼痛,在进行手术前会做全身和局部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症,手术是安全的。
汤磊提醒,随着发病时间延长,晶状体过度老化,还会产生青光眼,有些人在白内障早期,病情突然加速并继发青光眼,由于起病很急,一夜之间就可以造成失明,此时再想做白内障手术,已经很难挽回丧失的视功能。因此,白内障手术是否能做要全面评估,不要单纯从年龄上判断。
误区5
不做手术,眼药水能治愈白内障
对于市场上一些宣称能够治愈白内障的眼药水,专家提示,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白内障,患者切不可相信虚假广告宣传,否则不仅不能改善病情,还可能耽误治疗。
误区6
得了糖尿病、高血压,不能做白内障手术
“只要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控制稳定,满足手术的标准,都能进行白内障手术。”汤磊认为,得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医院眼科就诊,一旦出现眼部并发症可以早期治疗,避免严重的后果。对于患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肾衰竭的白内障患者,医生在术前评估时,既要考虑眼局部情况,也要顾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必要时要请多学科专家开展会诊,共同为手术保驾护航。
医院
潜心医道两百年,只为治骨伤筋伤
医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