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拯救单眼失明患者仅存视力高度近视白内障 [复制链接]

1#
白内障主要是指由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等原因造成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的眼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是不折不扣的视力“杀手”。我国60岁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

个人案例

白内障久拖不治,视力迅速下降

邓奶奶今年80岁,家住新邵县,右眼患有白内障。最近一年多来,她视力迅速下降,裸眼视力不到0.2。

因视线模糊,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邓奶奶想做白内障手术,但她总担心手术效果不好,一直很纠结,所以手术迟迟没有去做。

今年4月,医院工作的一名亲戚劝说下,邓奶奶决定做白内障手术。在这位亲戚的推荐下,怀着试试的心理,邓奶奶找到了该院眼科主任医师刘兴红。

4月23日上午,刘兴红为邓奶奶实施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用了8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手术后,邓奶奶没有任何不适感,术后复查已经恢复到裸眼0.8的视力了。

刘兴红告诉邓奶奶,这只是刚刚做完手术后的视力,随着术后的恢复视力会更清晰的。

5月4日,邓奶奶捧着写有“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字样的锦旗,医院眼科,向为她精心治疗的刘兴红医生和眼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谢意。

专家建议

白内障该手术时,千万别拖着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兴红介绍,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皮质会释放到眼内,诱发过敏性反应,导致晶状体皮质过敏性葡萄膜炎、青光眼,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有的患者甚至还因为长期眼痛,无法忍受,最后不得不摘除眼球,留下终生遗憾。

刘兴红说,白内障在发展过程中通常是不痛不痒、视力逐渐下降。如果老人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有重影、眼前有固定黑影,可能已经出现了白内障,医院接受检查。

刘兴红表示,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好方案,千万别拖着不手术。否则,老年人可能长期在低视力中生活,有的甚至会引起失明,还会因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发展到摘除眼球。

所以,对于白内障,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由于白内障发展导致病情复杂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温馨提醒

白内障患者需避免三大误区

刘兴红说,很多老年人对于白内障没有正确的认识,容易走入一些误区,从而耽误病情。

误区一:把眼药水当救命稻草

 

刘兴红表示,目前白内障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所有药物包括眼药水,只能对部分早期白内障起到延缓作用,无法逆转病情。

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以高品质的人工晶状体替换眼内浑浊的晶状体,才能让白内障患者重获清晰视力。

误区二:年纪大做手术很危险


  有些老人担心年纪大了,做白内障手术很危险,抗拒手术。刘兴红表示,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目前,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安全性很高,已经突破了年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两个月的孩子。

只要检查合格,都可以进行手术。手术用时短,没有痛感,绝大多数高龄患者都能耐受。

误区三:做了手术未必会提高视力,能不做就不做


  就现阶段而言,手术的原理,是用人工晶状体替换眼内已经变得浑浊的晶状体。

刘兴红说,手术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手术的成功性,也就是人工晶状体能不能顺利地植入它应该植入的位置。

第二,眼球像一个照相机,有镜头,也有底片。底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底,如果一个人的眼底是正常的,眼部整体情况良好,做完手术之后,肯定可以提高视力。

如果眼底有问题,比如有糖尿病,眼底本身就出血了或者有老年性的*斑变性,在这种情况下,白内障手术不见得能百分之百提高视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