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有发病率的病吗有省医专家说 [复制链接]

1#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除了身体机能衰退,视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许多老年人对自身出现的视力问题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实很多眼部疾病都会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白内障,可以说白内障是每个老年人都迈不过去的“坎儿”,究竟白内障要怎么治,又会存在哪些误区,晶体改如何选?关于这些问题,咱们听医院(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专家,主治医师张颖怎么说。

 河南商报记者李佳通讯员马珊珊

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白内障”

晶状体是眼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

就像人年纪大了关节、心脏等器官会出现功能性衰退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质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逐渐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形成白内障。

像视力出现下降模糊,晚上看月亮看成两个;阳光下看不清东西,到阴影处反而可以看清;老花眼突然之间不用戴眼镜就可以看清了,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患上白内障的征兆。

在我国,白内障是老年人发病率极高的眼病,而且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医院(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主治医师张颖介绍:“可以说,在80岁及其以上人群中,白内障患病率基本上是%,发病早晚只是由于每人个体差异不同,导致其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由于用眼需求不同,人与人之间视力变化和感受差异也并不相同,所以老年人提前发现白内障等眼部疾病最好医院进行眼部的检查。

儿童也会患白内障?Yes

“很多人会觉得,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儿童同样也会患白内障。有一种白内障叫做先天性白内障,它是造成儿童失明、弱视和斜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张颖介绍。

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基因突变或者母体怀孕的时候,患一些疾病而引起的婴幼儿晶体混浊。所以家族中有先天性白内障的人群应注意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以利于优生;女性在在早孕期,特别是在前3个月内,也就是在胚胎形成阶段,应避免感染、感冒、风疹、麻疹等。

张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她接诊过的一个小患者天天(化名)就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天天三个月时,父母就发现他的视力有问题,不会看人,不会看东西,而且发现她的瞳孔发白,最终被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

“孩子太小,手术的时候只有四、五个月大,所以当时仅仅是为其进行了白内障摘除,要等到其两岁之后,才能进行人工晶状体置入。”张颖介绍。

虽然第一次手术时,已经为其进行了后囊切开和前段玻璃体切除,但是因为孩子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强,依然是长了后发障,又为其安排了后发障切除手术。

“先天性白内障需要及早治疗,否则会影响孩子视力发育,但由于幼儿年纪小细胞增殖能力强,一般都要至少经历2次及以上手术。”张颖提醒。


  

白内障不能等“熟”了再做

 在老年性白内障中,分为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就叫做皮质性白内障,它是老年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这种类型白内障分为几个期,而成熟期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主要症状就是瞳孔发白,完全看不清东西。

药物并不能延缓白内障的发病时间,手术是目前公认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途径。

在手术时间选择上,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白内障要等“熟了”,也就是人的眼睛彻底看不到东西的时候再做手术,张颖表示 “显然这种观念是完全不对的,许多患者受此观念的影响,往往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机”,一是会涉及患者生活质量和安全,二是手术安全,张颖表示,“视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如果完全看不清东西,日常生活如做饭、上街等都无法完成,这就涉及生活质量和安全问题。”

“我就遇到过一个为了开车、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大叔。”张颖介绍,这位患者大概60多岁本身患有青光眼,需要长期点降眼压的药水,视力只有0.2左右,看不清路,更别提开车了,做完手术之后视力恢复了正常,大叔在来院复查的时候高兴的对说:“姑娘,我的驾照审过啦。”

“我真为这位大叔感到高兴。”

另一方面说的就是完全“成熟”后会增加手术难度,会给医生带来很高的挑战,使患者在手术中面临很高风险,而且在等待“成熟”过程中,由于白内障的阻碍,医生无法透过磨损的“镜头”(变白的晶状体)对眼底进行检查,像青光眼、眼底血管性疾病等这类眼底疾病就无法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容易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视力损失。

“一旦患上白内障,患者应医院就医,由医生根据专业诊断并结合患者的职业和用眼需求,以确定手术治疗时间,得到一个清晰的世界。”张颖提醒。

对于白内障手术大家要以谨慎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谨慎是由于白内障手术虽然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此手术属于四级手术,眼科手术中的最高级别),患者最好到经医院进行就诊。

乐观是由于白内障手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安全性非常高,一般三天左右患者就可以出院。


  

人工晶状体选择合适更重要

白内障手术术后摘除了混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起到一个折射光线的作用,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就能看清周围的景物了,这就是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体的选择余地非常大,有很多功能性晶体,比如变焦晶体可以治老花,散光矫正型晶体可以治散光,但人工晶体并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眼睛晶体才是好的。”张颖介绍。

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如目前比较贵的多可调节晶状体就不是每一个病人都适合,虽然它可以变焦,恢复患者的全程视力(仿生),但它有较为严格的适应症,并不适合每个白内障手术患者,像有眼底病变的病人可能效果就十分欠佳。

“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人工晶状体,医生会根据患者职业,生活用眼习惯,眼部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考量,绝不是以人工晶体的价值为选择标准,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张颖表示。

专家介绍

张颖,女,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硕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对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豫健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