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综述3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 [复制链接]

1#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39922.html

第二期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得!

三、手术治疗

目前主张对所有真菌性角膜溃疡、除非合并穿孔或有穿孔趋势者,均应先局部和全身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然后根据治疗的转归、病灶的大小、部位、深度及视力等因素定是否行选择手术治疗。在正规局部和全身应用治疗广谱、强有效的抗真菌药治疗5~7d,未见好转或加重者,医院的条件及时选择和把握手术时机和选择术式,这是十分重要。

主要手术方式有:病灶清除术、结膜瓣遮盖术、羊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

(1)病灶清除术,是简单和有效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周边的较小的浅中层感染,经行角膜感染灶切除后,再继续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由于清除了感染组织,同时增加了局部抗真菌药物的通透性,能使角膜感染快速得到控制。

(2)结膜瓣遮盖术,适用于周边的较小的中深层感染,经行角膜感染灶切除后,留下的角膜创面大和深,需要结膜瓣掩盖,以利于角膜感染控制和创面的修复。

以上两医院广泛开展。

(3)羊膜移植术,适用于周边的较小的中深层感染,经行角膜感染灶切除后,留下的溃疡面行羊膜覆盖术,但此手术的最关键点是必须彻底清除感染的角膜组织,如有感染组织遗留均会使感染加重,这与结膜瓣掩盖术是不同的,因结膜瓣有血运,抗真菌的抵抗力远比羊膜强。但不推崇此种手术在真菌性角膜溃疡中开展,因为手术中不能彻底清除感染的角膜组织,可导致真菌感染加重。

(4)板层角膜移植术,既往曾认为真菌菌丝垂直于角膜生长,且可穿透后弹力层进入前房,故不宜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现发现不同菌种在角膜中呈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生长,如镰刀菌属多呈水平方式生长,烟曲霉菌多呈垂直方式生长。我国致病菌属以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镰刀菌属约占62%-71%,曲霉菌属约占12%左右。药物治疗5d以上无效的中、浅层角膜溃疡或溃疡位于视轴区,且视力低于0.1者。对于这些患者,即使抗真菌治疗有效,角膜也会遗留瘢痕,影响视力,应及时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医院进行,术前进行真菌菌种鉴定、角膜OCT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十分必要,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手术成功率。

(5)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手术适应证为角膜溃疡已穿孔或角膜感染已达全层,因在炎症期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易发生免疫排斥,是典型的高危移植,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排斥迹象及时抗排斥治疗。故需要在有医院施术,否则术后真菌复发难以控制,需要及时再手术。

总之,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我们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注意一下几点:重视病史的采集,掌握其特异性的临床体征,强化病原学诊断的意识,正确选择用药的方式和途径,及时采取必要的手术介入;这样将会有效的降低真菌性角膜炎的危害性和致盲率。

(全文完)

原文标题:《我国真菌性角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作者及单位:史伟云王婷;山东省眼科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