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e得了脚气
除了气味更加上头
还挺难治
不过
脚气除了能长到jue上
还能长到眼睛里
今天咱就来聊聊
好好的眼睛
咋就长“脚气”了
大家都晓得,脚长了脚气是由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而眼睛长“脚气”同样是这种真菌作的“孽”,只不过真菌祸祸的部位不同,而症状也有所区别。
一般而言,真菌引起的眼部感染多为角膜炎及眶内感染。角膜,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不太佳,刚好位于眼部的表面,所以在真菌的攻击下大概率最先遭殃,若引发了感染,这便是真菌性角膜炎。如果角膜炎控制欠佳,可发展为真菌性角膜溃疡。若真菌突破角膜这层屏障,进入了眼睛内部,则可导致真菌性眼内炎。
真菌是怎么感染眼睛的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它感染到眼睛,还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患者要么合并了植物性外伤史,如麦芒扎伤、树枝划伤、玉米叶划伤、迷眼等原因;要么长期吃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物等;要么曾经用摸了长脚气的脚丫子的手去揉眼睛(抠jue真的不是个好习惯)。
在满足了一个前提条件后,出现了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黑眼球发白等症状,很大可能是得了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情进展可能会比较缓慢,有些患者甚至可追溯到半月、一月前的植物性外伤史。但别看它的“动作”有些慢,杀伤力可不低,拥有高致盲率,所以大家还是要引起重视。
眼得了“脚气”要怎么治
对于真菌性角膜炎,普通的抗菌治疗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通常效果欠佳,有些甚至静脉滴注抗生素仍无明显效果。那要怎么治疗呢?
患者就诊后,需先行角膜刮片、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查,以明确真菌感染的诊断。医生会进行真菌培养,确定真菌种类及敏感药物,以指导后期用药。一旦确定真菌感染,需采取尽早、充足的抗真菌治疗。
目前抗真菌可采用滴眼液、口服药物、静脉滴注、基质内注射、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等治疗方法。若药物治疗后感染控制欠佳,则需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角膜溃疡清创、角膜移植、玻璃体切除等。至于该采用哪种方式治疗,最好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进展进行判断。
拒绝真菌要注意这些事项
避免眼睛长“脚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只要躲得足够妖娆精准,真菌就击不中咱。
1.避免用抠脚后的手接触眼睛,特别是刚做完手术的眼睛,因为很容易将脚上的真菌沾染到眼部,引起眼部真菌感染。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部保护,特别是干农活时、外出郊游时,要避免麦芒、树叶等划伤眼部。若不慎扎伤、划伤,出现视力下降等问题,需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迷眼后切勿揉眼,揉眼可能将进入眼内的异物揉进角膜里,引起感染。正确做法是,迷眼后可反复转眼珠,尽量把异物转至内眼角或外眼角的位置,再取出。若不能成功,则应尽早就医。
4.无论是否手术,碰触眼睛前及点眼药水前,需先清洁双手,避免感染。
5.机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包括长期吃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物的人群,及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在感染真菌后治疗更加困难,在生活中更应该注意卫生及防护。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真菌,其生命力十分顽强,对紫外线、光照、常规消毒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咱们在注意卫生、加强防护的同时,还需要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毕竟身体倍棒才是抵御各种疾病的“终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