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白癜风怎么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方法过继性细胞基因治疗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方法过继性细胞基因治疗
德国吉森大学医院Tarner等提出了过继性细胞基因治疗——一种新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因治疗设想。这种新方法原理是:在体外将携带有编码抗炎活性物质的基因载体导入特异的基因工程细胞内,再把这种细胞注入到患者血液中,细胞可特异定位在自身免疫炎症局部,产生抗炎活性物质,从而使有治疗作用的活性物质在病变部位长期表达。这样既发挥了治疗作用又可以明显减轻药物的副作用。该文章发表在自身免疫综述杂志(AutoinnmRev)上。
多项研究显示,将转导了编码抗炎活性物质基因的T杂交瘤细胞注入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鼠体内后,其疾病进展受到抑制,关节病变程度减轻。而且,鼠血浆中抗Ⅱ型胶原的抗体水平未降低,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也未受到抑制,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不大,表明这种杂交瘤细胞只在炎症局部起作用,很少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影响。除了杂交瘤细胞,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也可有效表达转导的基因产物,并能够迁移至炎症关节部位。
临床前动物试验研究可采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模型。把用惰性凝胶海绵包裹的人软骨组织和RA滑膜纤维母细胞(RASF)植入SCID鼠体内,宿主鼠就不会排斥植入物。RASF可产生组织破坏酶,损伤植入的人软骨组织。但在有效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作用下,RASF致病作用将被抑制,软骨组织就不会被破坏。因此,可以采用这种鼠来评估转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和治疗效果。
目前,使用荧光成像方法可对动物模型体内某些特定的细胞进行实时定位追踪。另外,Tarner等还建立了一种应用激光介导显微切割和差异表达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RA患者滑膜特定组织部位的基因表达,追踪基因工程细胞在体内的迁移情况和病变关节局部的基因表达情况。
这些研究成果为开展过继性细胞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可能使上述设想逐步变为现实。[宋艳智摘译自AutoimmuityRev2006,5(2)∶148]
点评目前,已经有研究机构进行了基因工程治疗RA的Ⅰ期临床试验,初步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切实可行,但是,这些试验都是直接把基因工程细胞注射到病变关节内,这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困难,尤其对多关节、小关节,操作起来更不容易。该项设想采用无创的全身注射基因工程细胞的方法治疗RA,将更有实用价值。
但基因治疗总的来说尚处于实验阶段。其长期的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