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障眼病包含了现代眼科若干眼后段疾病。其中多种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内障眼病尽管其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其病因病机却万变不离其宗,往往都存在肝肾、气血失调、脉络不利等,因病因、病程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侧重。内障眼病病变在内常由脏腑失调所致,在外则多因感受邪气。其证有虚有实,虚证主要由脏腑内损、气血不足、真元耗伤,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实证多因风热攻目、痰湿内聚、气郁血瘀、目窍不利。临床常见由阴虚火旺、肝阳化风、脾虚湿停、气虚血滞等病因导致的眼病,属于虚实夹杂证。此外,由黑睛病变、邪气深入、头眼部外伤以致气血失和等,也常引起瞳神疾病。
形成视觉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四:一为眼珠结构完善;二为目络中精、气、血、津液充足流畅;三为外借光照;四为内赖神识主导。前二者为体,有形有质,其性属阴,以水为主;后二者为用,光照神识,其性属阳,以火为主。
内眼组织结构精细脆弱,其阴阳较之外障眼病更易失衡,发病常见易虚易实、虚实夹杂、虚多实少、实多虚少,注重调脏腑、理气血。
中药——通明清盲汤
一、补肝肾为要务,复调气血脾胃
古人云“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上升,脏腑失调,经络阻滞,通光之脉道闭塞,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濡目,因之发生“青盲",治疗多以肝肾为主,然百病之生,多发于气血,气血盛衰是一切眼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也是眼病转归和康复的关键所在。
二、检查瞳孔形态,辨证随之转变
临床上可见眼部黑睛透明,瞳神无损,或见瞳孔稍大或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瞳孔的展缩,取决于精气的盛衰,精气聚则瞳神缩,精气散则瞳神展“阴主敛,阴虚不敛,则瞳神大,”如果全身出现阴虚火旺或阴虚血热之证,可使瞳孔散大,展缩不灵,视力下降,以致失明。
三、着眼全身症状,审因审证论治
根据“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规律,出现视力,视觉、视野及眼底改变等局部症状外,多兼见全身症状。因此根据全身症状,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归纳分析,明察脏腑之虚实,从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