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惟视讲堂赵云娥教授如何实现高度近视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编者按

科技的发展使得白内障手术一步步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年,博士伦公司提出了A计划,那么何为“A计划”呢?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组长、医院眼科中心姚克教授解释道,A计划就是指白内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的全面解决方案,该计划旨在全力支持中国眼科专家获得更好的手术体验、进行更优的围手术期用药护理,从而帮助白内障患者获得更优的长期稳定的视觉效果。

在第30届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年会暨第18届中国白内障学术会议(APACRS)中,作为A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自温州医医院杭州院区的赵云娥教授分享了她个人在高度近视白内障精细化手术方面的心得体会。

会议还特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副组长汤欣教授、医院眼科主任鲍永珍教授、医院Dr.PaulURSELL和香港激光矫视中心Dr.郑柏文进行交流讨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高度近视白内障:想要医你不容易

高度近视白内障与普通白内障相比有一些独特的病征:

①AL≥26mm;

②囊袋过大,会导致术后囊袋粘附延迟,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贴合好。而普通白内障患者一般一周即可贴合得非常好;

③术后前囊口收缩,导致前囊口面积、直径的变化;

④囊袋的不对称收缩进一步挤压导致IOL倾斜、移位;

⑤中国发病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

在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和术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图1),影响手术效果。

图1.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我们的经验: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最好精细化前囊抛光

对于白内障手术中前囊抛光的必要性,学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前囊抛光不但不能减轻囊袋收缩,反而加重赤道部上皮增生。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前囊抛光后手术效果会更好。赵教授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也进行了相关的双眼对照研究,并通过具体病例与我们分享了她的宝贵经验。

该患者为晶状体核性混浊(图2)。

图2.病例基本情况

B超可见双眼玻璃体混浊,后脱离,后巩膜葡萄肿。OCT可见双眼屈光介质混浊,隐见*斑中心凹形态尚可。在白内障手术中,患者左眼抛光,右眼未抛光。患者术后1个月时右眼前囊膜出现收缩,而左眼因为抛光,周边前囊非常透亮。术后3~6个月,右眼前囊膜收缩机化更加明显(图3,4)。

图3.术后3个月右眼前囊膜出现收缩

图4.术后6个月双眼情况

赵教授提道,超高度近视患者囊袋收缩呈慢性进行性改变,导致IOL位置不稳定,以IOL倾斜最为明显,前房深度也发生了改变,进而引起屈光状态的改变,前房深度改变是导致高度近视术后屈光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因此从这点来看,°前囊抛光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前囊口收缩的程度,维持稳定的IOL的位置和屈光状态。

赵教授最后总结道,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建议精细化前囊抛光,而且术后复查时,散瞳检查囊袋情况也非常必要。因为假如患者未进行抛光,悬韧带又特别差,其前囊就可能收缩。如果医生可以在复查中发现异常,就可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防止之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因此精细化操作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非常重要。

主席点评及讨论

汤欣院长

赵教授的手术向我们展示了非常高超的手术技巧。我觉得我们还要再讨论一下前囊抛光的范围,以及赤道部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是否会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病产生影响。

赵云娥教授

晶状体的前囊上皮细胞分布在前囊后表面和赤道部。赤道部的上皮细胞比较容易移行到后囊膜上,引起后发障。前囊后表面的细胞主要负责收缩和增殖,所以我们现在就是把负责收缩和增殖的这部分细胞去掉。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想将赤道部的上皮细胞去掉,我认为这样有助于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但是这点很难做到,所以目前我认为抛光和不抛光对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鲍永珍教授

我觉得不去除赤道部的上皮细胞是对的,因为赤道部的上皮细胞一直很活跃,去除以后可能会对囊膜造成远期退行性变化,进而造成整个囊膜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去除赤道部的上皮细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