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菌性角膜炎二 [复制链接]

1#

真菌性角膜炎(二)

1症状

 ·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多有外伤史、接触镜佩戴史或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使用史。

2鉴别诊断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不同于细菌性角膜炎或疱疹病*性角膜炎,它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有特殊的既往史及特征性的表观。

3诊断

 ·外伤史不常见,植物性外伤史应高度怀疑。

 ·对常规治疗疗效差。

 ·角膜刮片行革兰染色、吉姆萨染色、荧光增白染色(CFW)或格默里六亚甲基四胺银染(GMS),以及组织培养(真菌培养需要1周时间)。

 ·刮片及培养均阴性时需做角膜活检。

4治疗

 ·患者多需住院治疗,给予5%那他霉素(尤其针对丝状菌)和(或)0.15%两性霉素B(尤其针对念珠菌)滴眼,起初每小时1次,之后逐渐减量持续4~6周,1%伏立康唑滴眼也能有效抗真菌。

 ·除了局部滴眼药水,口服伏立康唑mg,2次/日;或伊曲康唑/氟康唑初始给予负荷剂量~mg,随后予~mg,1次/日,也是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睫状肌麻痹剂(如0.25%东莨菪碱或1%阿托品眼水滴眼,3次/日)。

 ·禁用糖皮质激素。

 ·刮除角膜上皮以促进抗真菌眼药水的吸收。

 ·根据临床疗效及培养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角膜穿孔的患者需要行角膜移植术,考虑到真菌性角膜炎十分容易复发,所以禁止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5预后

 ·轻至中度的感染灶预后较好,严重的感染灶预后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